再三,最后又把晋王赵璩召进宫去,兄弟俩推敲良久,最后决定,此案不做矫饰,由三法司公审。
此案中唯一一处尚不能服众的疑点,就是秦桧本人为何会身死当场。
你要说他是整个阴谋的策划者,可他这个策划人却死在现场,这就很难服众了。
然而反复拷问那些忍者和楚源,却始终没有新的发现。
对于秦桧之死,这些杀手同样一头雾水。
先帝之死不能一直这么拖着没有一个交代,再拖下去,甚至会产生对当今官家不利的谣言。
秦桧的后事也不能一直拖下去,如果他的罪行还是不能揭露、判定,那么这个弑君奸贼,甚至还要得到一个完美的谥号,得到一个善终。
这是赵瑗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所以,一贯性情方正、不懂圆滑的赵瑗,这一回也只好接受了赵璩的建议:
以秦桧为逃避嫌疑,主动制造自己被追杀的假象,结果作法自毙来结案。
具体情况就是:秦桧贼喊捉贼,故意营造了他被追杀的一幕。
结果弄假成真,因为他的座车在奔跑中雪滑失足撞倒灯架,继而又撞塌了围墙,导致车体变形,使他逃脱不得。
而倒榻的灯架上,有流火溅入了车厢,引燃了秦桧用以护身的一筒“神火飞鸦”,从而使其作法自毙。
不得不说,鹅王这个大开脑洞的说法,逻辑上还真是成立的。
它能够完美地解释秦桧作为刺杀的主谋,为何比刺杀目标还先走了一步。
证据?
好办。
那些最终将被处死的倭国刺客,只有通过三名通译之口,朝廷才能拿出让大家看得懂的口供。
所以,只要买通那三个通译配合行事就行了。
这件事自然不能让官家出面,假的就是假的,一个弄不好,那就是天大的污点。
而一个假证供一旦暴露,那么那些真口供也会遭到世人的怀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