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轩坚定地说:“如果此事由我负责,我定会向戴先生极力证明,周先生确实为抗战出过力。”
周海提醒道:“有你这句话就行了。南京新政府早晚要解散,在你的见证下解散,以后你在山城政府的发言权会更大些。谢轩,不要以为你潜伏了这么久,就是军统和山城政府的功臣,抗战胜利了,搞不好就有人看你不顺眼,给你打黑枪都有可能。”
谢轩拿出一张写着几百个名字的纸,递到周海面前,说道:“多谢周先生提醒,我会谨言慎行的。这里有份名单,哪些人需要看管,哪些人需要关押,还请周先生斟酌。”
这也是谢轩的一贯风格,要不是日本投降,他军统的身份是不会公开的。
这是汪伪政府科长以上官员的名单,所谓的“看管”,实则就是软禁,这个需要一定级别的人才能享受。
最终两人商议,省部级以上的高官,可以看管起来。比如说,各省的省长、南京和申浦的市长,还有军政部长、考试院长之类的。
这些人,一般都是软禁在家里,门口由行动总队派士兵站岗。如果不愿意在家里软禁的,统一安排到中央饭店。
至于成博安和周海,自然也不用多说,包括他们的妻儿,也都是不能离开家的。
而在这些人之下的其他官员,一律先逮捕,后审查。所有人先送到特工部在南京的监狱,确认汉奸身份后,再转到老虎桥监狱。
第二天上午,在南京行动总队的监督下,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最后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
会议决定了两项议案:第一,解散国民政府。第二,将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改为南京政务委员会,军委会改为治安委员会。这两个委员会,都由成博安担任委员长,周海担任副委员长。
会后,发表了《国民政府解散宣言》。
随后,成博安和周海“居家办公”,各与会人员,根据级别,要么回家软禁,要么送到监狱。
而南京行动总队,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