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牛首山,小老二也过来送了他最后一程。
郑和年少时入燕王府,和小老二的关系也是不错的,只是靖难之后,他们的关系才发生了变化。
现在老朋友走了,小老二的心中也很遗憾。
郑和墓前,杨轩将带来的酒放下,转头对身旁的小老二说道:“你先回去吧!”
闻言,小老二看了看师叔,转身走去,不过他并没有回去,而是在远处等待。
杨轩并没有关注这些,他打开自己珍藏的好酒,倒了两碗,将其中一碗酒倒在墓前。
然后自己喝完剩下的一碗。
“说好的,回来后把酒言欢,你怎么就失约了呢?”
“看来我珍藏的好酒,你是不想喝了。”
“什么?你想喝?”
“不给,谁让你失约的。”
“好好好,别吵别吵,给你喝还不行嘛!”
“怎么样?我这酒是不是很好喝?”
“什么?海外的酒不错?”
“放屁,那群蛮夷懂个屁的酒。”
“我这酒你爱喝不喝,不喝拉倒。”
“哈哈,小样儿,收拾不了你?”
……
郑和,他这一生,完成了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壮举,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
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永乐一朝,作为国使六下西洋,扬大明国威,使大明的影响力传至万里之外。
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宣德八年,于归途之中逝世。
“郑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纪初,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他的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
日头渐渐落下,杨轩眯着眼睛,在院子里小憩。
小老二和吕文去梨园听戏回来,还在讨论着内容。
日子又恢复了原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