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太上皇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徐师。
不缺钱,钱是正道来的,徐家祖祖辈辈奋斗了一百来年,从建朝的时候就扎根旬阳道,良田也好商队也罢,赚的钱,挑不出毛病。
权利呢,也不缺,不得罪人,也没人敢得罪徐家,想办个什么事,一句话,朝廷不少官员都得开绿灯。
名声更是如此,野生大儒多得是,就和专家似的,是人是狗都敢说一声自己是专家,可徐世卿属于是官方认证的大儒。
楚擎找上门,就因为一件事,募兵!
边关至少三分之一的兵源都是从旬阳道招来的,而旬阳道中,最抗拒让百姓从军的就是徐家。
每年朝廷和边军征兵,徐家第一个出来唱反调,因为是豪族,加上身份地位,当地官府和不少世家就以徐家为首,各种闹幺蛾子,导致边军很难征上兵。
其他世家不乐意让百姓从军,是因为怕没韭菜可割,可徐家唱反调就毫无意义,因为和徐家没太大关系,雇的百姓没有隐户,边军征不征兵也涉及不到徐家任何核心利益,就好像是为了唱反调而唱反调一样。
所以想要解决征兵的事,徐家是楚擎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当然徐家在楚擎面前是不是个坎儿,得见了才知道。
片刻后,一个年轻人前呼后拥的走了出来。
年轻人也就二十二三岁,有着昌朝读书人显著的特征,文质彬彬,却很是瘦弱,不过相貌却极为英俊,符合昌朝普遍审美观。
楚擎趴在马背上,无意识的转着手中的马鞭,似笑非笑。
少年人面色阴沉,快步走出了门槛,施礼。
“学生徐天辰,见过楚统领。”
王通通悄声说道:“徐天辰,徐家幼子,坊间传言,此子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虽是年少,旬阳道士林之中,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即便是在京中也颇有才名,最是受徐世卿宠爱。”
“哦。”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