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1章 九成宫醴泉铭(第2节)

年,他随身能携带多少宣纸?更何况,按照零星的记录,他在印度的一年里作画和练习的数量可不少。

那时候可不像现在,四通一达,缺什么叫个快递就行,从他离开国内,到画这幅画,差不多2年时间,他手上还有这么大尺幅的正宗老宣就很奇怪了。陈哥您觉得呢?”

“这~”

陈伟面露迟疑,这年头什么都要看数据。齐鸣一个个时间节点报出,极大的增加了说服力。他身边的女孩也是小嘴微张,一脸惊讶,暗想: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过目不忘?

“小齐,你这真是博闻强识啊。”

陈伟伸出拇指,比了个赞。

“我大学和研究生就是学这个的,也就知道的多点。”齐鸣谦虚的笑笑,又再加了句:“其实,这理由挺牵强,万一人家带的足够多,或者有门路在国外找到呢。

我觉得假,最重要的还是靠感觉。曾经有幸上手过几幅徐悲鸿的真迹,那画看着,跟真迹比差了那么点意思。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粗浅见解,陈哥你当个参考就行,都说不准的。”

这话他说的那也是掏心掏肺了。事实上,纸张这借口,就是他临时编的。

马来西亚,印尼那块,其实就是徐悲鸿的自留地。他出身贫寒,当初能留学法国,靠的就是一众南洋华人富豪的资助。

此后徐悲鸿更是学郑和,7次下南洋,留下了大量作品,数量之多仅次于国内。南洋人还把徐悲鸿在南洋的这段经历当成是一件光彩的事。

以此判断,南洋的友人一定是深知徐悲鸿的作画习惯,预先准备好安徽老宣纸,是完全有可能的。

要说前头扯的那一段史料,还有点牵强,那这最后一句凭感觉,对陈伟的杀伤力反而更大。他混迹这行多年,深知,很多古董那就是假赛真,假的做的比真的还像真的。

这种情况下,对高手来说感觉才是最值得信任的。

“小齐,这次多谢了。哪天去了魔都,一定要通知我一声,到时候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