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新年写给书友的一封信(第5节)

说吗?

读时引人入胜,脑洞大开,读完,掩卷深思,畅想之后,不是把人打回冷冰冰的现实,而是重燃起读者心中的那团火。

如果此时读者觉得一切并没有那么遥远、那么虚幻,能够触手可及,至少相信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那样多好!

若有人说:“你的科幻与现实连接得再紧,对我也没用,我本来就是科学盲呀!”

那怎么办?

不大懂科学知识,你心中的火就灭了吗?

不会吧?与科学无关但与希望有关的可干的事多着呢,比如晨练,比如与老板“智斗”。

跑题了吧?不是说科幻的连接性与读者有关,给读者希望吗?

我是小白,我能吗?

记得千禧年之交,国内某大型移动运营商,适逢手机市场大爆发,其利润和客户规模也大涨。恼人的是有两个竞争对手纷扰,运营商不差钱,向全社会重金征集广告文案。

几轮筛选过后,重金买来的广告语,只有两个字加一个标点符号:

我能!

亲爱的读者朋友,或许你正年轻,读完《致暗频率》之后,拉着罗姗娜和达芙妮的手,一起来吧!对作者大大和布劳恩教授大声说:

“我能!”

关于写作:

《致暗频率》的写作手法采用了非线性叙事。

起初,给读者造成了困扰,连好心的编辑都为作者捏了一把汗。

非线性叙事加上硬核科幻,阅读有门槛呀!显然不适合起点。

编辑是对的,刚发布的时候,有读者反映太乱,看不下去。

善意的读者说,有点像美剧,就是镜头转换太快,结论还是不适合起点。

对于文学来说,起点这样的网络平台是特殊的吗?

作者大大笃信科学,信奉一元论和普适规律。

最反感人家说:“太阳系是特殊的,只有地球的多个巧合因素才可能孕育生命等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