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迎向元信子,报以微笑,神色随和而坦诚。
元信子却是笑脸一僵,随即手拈胡须而缄默不语。走路的法子?敢情自己的一番真知灼见,竟成了周岁小儿都懂得的挪步之法……
厉粟五人本以为有所感悟,随即又糊涂起来。道即法也,法即道也。遑论其他,仅凭这八字真言,至少元信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位境界通玄的高人!而林尊分明在说笑话,难道不是吗?
林一将元信子的神情看在眼里,又是淡淡地笑了笑。平心而论,他倒是有些佩服这个曾经的对手。
元信子已活了数万年之久,不管是修为、还是见识,均有不凡之处。尤为是心智敏锐,且悟性过人,并对道法的认知颇有见地,即便是林某与其相比,也要稍逊一筹……
不过,林某方才并非说笑。
走路,人人都会。而真要想好好地走完一生,却并不容易!
道法,人人都懂。而知行合一、本我常在,且不失德行道义者,试问又有几人?
那玉柱之上的几行字,应为前人所留,只须稍加揣摩,并不难体悟领会。仅止于此,则不尽然。要知道诸般仙法神通,皆源自于阴阳五行,固然将之谙熟于胸,却未必施展自如。林某的感悟每每不足,或许便是这个缘故。而那所谓的景霄正法,恰好点明了行用要旨。倘若前后两者合一,来日或有所得。由道入法,以法行道;有天地而承载万物,以气机而变化无穷,便可呼风唤雷,扭转乾坤。正法,当如是!
而如上种种,或许另有所指亦犹未可知。九天塔层层不同,且拭目以待……
元信子憋闷了片刻,忍不住自语道:“奔波三月,徒劳无功。唯有坐等,方见端倪……”见众人犹在迟疑观望,他摇了摇头,只得扬声又道:“我等耽搁甚久,赶路要紧。那亭中必有玄机,当由此越界而去。林尊……”
林一既为七人之首,是走是留,还须由他决断。
元信子手拈胡须,两眼中闪过一丝焦躁的神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