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7章  整顿吏治绕不开中书省和胡惟庸案,无想山水利工程大有可为(第1节)

之前在完成“胡惟庸案”和“空印案”的收尾工作时,为了避免集中杀戮带来的瘟疫隐患,朱棡拿出了“戴罪立功”的过渡性政策。

毕竟“胡惟庸案”和“空印案”牵扯到的囚犯,即便是每年按斩首2000人计算,也要处理到洪武二十年才能结束。

如果再加上“小明王案”需要处理的那些死囚,恐怕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朱棡想出了这个“废物利用”的点子。

只是令朱棡没有想到的是,老朱趁着他这次赶赴泉州的机会,直接把那些罪行比较轻的犯官装上了囚车。

万般无奈之下,朱棡被迫开始对各地的吏治进行考察。

否则带着几千辆囚车到泉州,非得把当地的文武官员给吓死几个不可。

“晋王殿下,臣之前曾在吏部任职,根据相关考评溧水知县王承基应该是为贤才。”

回过神来的朱棡,注视着站在不远处的商暠。

“在我大明的各级衙门中,正官掌握着考核属官的权力。

每逢属官考核,都由正官开出考语,送上级衙门进行考核。

另外下一级的正官,要由上一级的正官进行考核。

通过逐级上报的方式,最终呈交吏部进行复考。

然而这里边存在一个很大的隐患,不知商大人是否察觉?”

商暠在吏部任职时,并非是一般的官员。

他深知在胡惟庸及其党羽还没有覆灭之前,中书省及其所属的吏部,都参与了文官的考核。

起初商暠还担心朱棡提到这个问题时,会牵扯出“胡惟庸案”的后续案情。

毕竟很多大明地方官员,都是中书省考核的。

右丞相胡惟庸和左丞相汪广洋,必定在其中提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汪广洋自从大明开国之后,行事作风就变得唯唯诺诺。

这就相当于虽然他挂了中书省左丞相的牌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