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比如剧组中的坦克道具。
因为造价过于高昂,剧组的坦克道具是极为有限的,根本不够两个大组同时使用。
需要错峰使用采用。
也就是说,周青用完了徐客他们用,徐客他们用完了周青再用。
每一次这种调度,都得专门用大吊车来操作。
可以说是相当的麻烦。
更关键的是什么?
这个顺序是绝对不能错的。
因为既然是打仗,坦克在不同的时候那肯定不一样的。
初期比较新,打着打着就破损,最后更是会被直接打烂,炸掉。
这就需要周青和徐客的两个大组之间,得提前制定好精确的拍摄进度,协调好时间。
不能出错的那种。
一旦错了,坦克道具就算是报废了。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当然不仅仅对于导演来说是这样,对于演员来讲同样如此。
经常是前一个小时在周青这拍,但下一个小时就得紧急赶往徐客那拍。
两边的时间跨度还挺大,得重新适应迅速调节,对于演员也是不小的挑战。
简而言之,《长津湖》真的是一项大工程。
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进度怎么可能快得了?
半年能拍完,还是因为三位顶级导演联手合作,前期筹备了大量时间,做足了准备呢。
但凡换个业务能力不是那么过硬的人进来,半年肯定是打不住的。
“各单位准备!”
“场务清场!”
“开始!”
各种准备工作完成,周青就再次拿着大喇嘛喊了开始。
眼下这一场要拍的戏,描述起来其实很简单。
就是七连的一百多人过乱石岭,但却遇到了敌人的飞机轰炸的桥段。
不过拍摄起来却没那么简单,因为要拍得大气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