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7章 当代物权法百科全书小辞典初稿23-1(第2节)

上,论计划经济,并不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国家计划,并不得一概否定市场调节的特殊作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与模式、方法,也要认真遵循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必须与商品经济性质相适应,在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和投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中,指导充分运用计划调节作用与充分运用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一定要努力实现诺贝尔经济学家扬?丁伯根所倡导的“最优体制的组合”,既不要走市场经济的极端,也不要走计划经济的极端,这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

计划经济是以公有制经济、政府干预主义为主导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则是以私有制经济、经济自由主义为主导的经济模式。介于二者之间,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各种形态的经济组合,包括计划经济型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型商品经济。

如果作个主次优劣名次的排列,按照优先权排名是: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型商品经济

1979年3月陈云写了《计划与市场问题》的提纲,指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必须有两个部分:1、计划经济部分(有计划按比例部分),这部分是基本的主要的;2、市场调节部分(即不作计划,让它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生产,即带有“盲目”性调节部分),这一部分是从属的、次要的,但又是必须的。问题的关键是要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两部分经济同时并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弄清这两部分经济在不同部门应占有不同的比例。(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理论问题的部分论述》新华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第146页)

陈云在解放后一直在***担任主管经济和计划对口部门,他的这段话具有真知灼见,他比邓小平讲的话更加准确。在这里,“市场调节”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市场经济”。市场调节是计划经济的一个辅助手段,本质上是商品经济的范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