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跨县、跨乡镇、跨村组的综合型地役权建设项目。尽管是人民公社时期的建设项目,但地役权的存续时间应当以红旗渠的自然寿命相当。这条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是全县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约57万人的命根子,直接价值数百亿元。如果人为地毁掉这项工程,不仅仅是破坏数十万人的地役权民事纠纷问题,更大程度上是重大经济犯罪事实。
〖历史资料:红旗渠〗
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纵贯祖国南北,把广州与哈尔滨连接起来。
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纵坡为1/8000,设计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
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1。6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米,渠墙高2。2米,纵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