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以马來亚半岛作战时期的老眼光,看待澳大利亚的日本军队,在对敌军的作战能力判断上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殊不知新加坡战役时期参战的澳军,只是一个三流杂牌部队拼凑出來的。当时澳军的真正精锐,都在北非战场厮杀呢。
对敌军作战能力的判断,引起的后果就是日军自身在兵力部署上,也出现了相当大的失误。他们投入的兵力不仅只有两个师团,而且参战的这两个师团,都是不满编的师团。两个师团,沒有一个是全建制抵达澳大利亚的。
按照日军新式三单位编制以及与抗联作战的习惯,这两个师团出动的时候,合计应该有六个步兵联队,十六到十八个步兵大队。两个炮兵联队中的主力,以及搜索、辎重、工兵联队也应该是双份的。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视战况再加上配属的加强炮兵、工兵等部队组成。但在澳大利亚之战中,日军抽调的这两个步兵师团,全部的步兵大队相加却是只有十四个,相当于缺少一个半联队还多。
而每个步兵大队四个步兵中队,普遍只來了三个中队。甚至有两个步兵大队,只來了两个中队。虽说每个步兵大队配属了一个机关枪中队,或是**迫击炮中队一类的加强兵力。但是每个师团的总体兵力,直线下降到一万两千人。
即便加上两个**混编联队,但攻击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下降。这两个**混编联队,不过是以一个满编步兵大队为基干,加强了其他大队的两个步兵中队,以及一个机关枪中队,在配属了炮兵、工兵组成的简编联队而已。
而加强的炮兵,不过两到四门山炮。其实际的作战力量,尽管炮兵火力得到了增加,但是作战步兵的数量,与中国关内战场上的日军联队相比普遍只到一半左右,与关东军普遍超编的情况更是无法相比。
不仅步兵数量沒有到齐,只到了一多半。就连两个师团的炮兵联队,也只來了一个炮兵大队外加四个**炮兵中队。师团整体炮兵支援火力与当初在中国战场相比,几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