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邻先生是姚安公同年登第的老朋友,性情伉直,时常当面指斥人。
但他慷慨讲义气,把朋友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任劳任怨,一点儿也不闪躲。
他曾梦见亡友某某,怒冲冲地质问他:“你两次担任县令,凡是老朋友的子孙败落的,你无不予以抚恤。只有我的儿子自数千里外来投奔你,你视他为陌生人一样,为什么?”
张先生在梦中既怒且笑,说:“你忘了么?所谓朋友,哪能是形势有利时便相互攀援,有了酒肉时便相互追随?交朋友为的是危急时可依靠,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把你当成弟兄,我家的奴仆相互勾结欺骗我,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我没有办法。我曾偷偷地托你观察某某,你亲眼见过他的劣迹,却怕招嫌惹怨,不肯告诉我。等到某某恶贯满盈自我**时,你又为博得忠厚的名声而千方百计地为他说情。至于我的事成不成,我的生活有否保障,你都不关心,而只想求得那些人的感激,称你为忠厚长者。你这不是厚待座当疏远的人,而疏远应当厚待的人么?你先把我看作是陌生人,却来责怪我把你看作陌生人,你忘了么?”
这人瑟缩着离去了。
这是五**前的事了。
一般士大夫的习气,是以不谈别人的过失为君子,而不管这人的亲疏和事情的利害。
我曾看见胡牧亭被仆奴们算计得到了衣食都没有保障的地步。
同年朱竹君先生奋然代他驱逐奴仆,牧亭的状况才稍好。
我又曾见陈裕斋死后,寡妇孤儿被女婿欺凌。
同年,宗丞曹慕堂愤然**了旧友,代为驱逐,陈裕斋的儿子才得以安然。
当时人议论,认为上述作为是古道热肠的,百人中没有一两个人;认为是多事的,十中有**个人。巡抚崔应阶娶孙媳妇,要租彩轿迎亲。
他的家奴互相串通,说没有三百两银子租不来。
家奴们众口一词,到迎亲前的一两天,价码又长了一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