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文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开始记录一些计划,这是尚文第十五本笔记本了。在这上面。尚文记录了大量关于实验数据以及相关的初步计划。而且,在这上面进行了不断的完善。
首先是压路设备,由于现在没有大量的动力设备提供。所以,设计的时候,依然有效考虑的是人力和畜力。其实这样的装备应该早就该出现,在北方修筑公路的时候,尚文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想法。但是当时主要使用的大量的匈奴战俘,极端廉价的劳动力,使得发明创造几乎成为不可能。有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使用,为什么还要开动脑筋,为这些战俘省去一些力气那。
就是在这种思维方式下,使得那些战俘不断的使用自身的力气,去夯实那些沥青路面。如果这样下去的话,秦国有不断扩张战争的理由,那就是获取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同时也会抑制另外一种发展,那就是机械。大量劳动力的冲击对机械几乎是致命打击。只有当人口需求矛盾的时候,人们才会去想尽一切办法去进行设备上的改进,依靠其他动力来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程项目。这是一种矛盾。这种矛盾就来源于人类的发展模式的不同。
现在说两种模式谁更有优势,尚文还说不清,主要是当前的需求不同。秦国需要大量的战俘进行基础建设,有了这些战俘,就可以不用抽调大量的民力来耗费在基础建设上面。这是优势的地方。而这些民力,可以分配到秦国的各个方面,作战,后勤,手工业,工业加工等等。两种模式的并存还没有发生重大的冲突,如果这个时候过度的强调一种模式的话,很有可能引发自身的冲突。
这次修路,使用的是自己人。要调用战俘,得花费很长时间。战争不会等待时间。所以,使用自己人,是目前唯一的选择。压路设备,采用,青铜,铁,石头。三种分别做成的厚重的圆筒,就可以了。只要在中心设置一个圆心,能够插入筒轴就可以了,青铜和铁只能采用浇筑的办法。
另外一些工具,就是铁锹和镐。古代的铁锹和现在的铁锹还有很大的区别。而镐,更多是是用锄头来代替,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