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却又不知所云……
深夜,缀满星光的天空显得格外飘渺而宁静,你永远不知道它在想些什么,它却可以让你想上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就象宇宙大爆炸后以临界速度膨胀了150亿年……
我承认,我对“天”上的事知之甚少,就是天文学家也不过刚猜出点皮毛;“地”下的情况我愈加懵然无知了,我只知道目前人类最深的钻探深度不会超过10千米,如果将地球比成一只苹果,10千米的意思就是连表皮都没有啃破;至于“人”,我承认我更是个睁眼瞎,据说最先进的人类学家对人的大脑思维及神经工作方式至今仍然一无所知……
然后我还想到自己一直想写而没写的论文,禁不住哑然失笑:我想“论”些什么呢?我想告诉别人一些什么呢?我能告诉别人一些什么呢?难道我告诉他们:让一只猴子在电脑键盘上胡乱蹦哒,只要无限地蹦哒下去,总有一天会打出整部的莎士比亚……
记不得有多长时间不看“天”了。我知道我的眼光总是盯在鼻子前方20~24厘米的地方(比那些小市民、下等人大概要远上几厘米)。
记得小时候我常常看天,看星星,看月亮,长大以后我开始强迫自己不要去看天,于是渐渐地,就这样了,我已经习惯了。
我总是这样说服自己:天离我们那么远,我们够得着吗?但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大得无所不在,这是最要命的,一不留神,你就看见了,就感到受不了了,正如习惯黑暗的眼睛不能适应强光了,无意间瞥一眼天恐怕也会胀得发疼,并眩晕好半天,觉得内心有什么东西瞬间流沙般地坍塌了……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反应,我对自己说,只是注意下次不要再看了。
“天”这东西,多看了确实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写写论文,如,《清代小说里宫庭筵席点心葱末的几种切法》,还比较实际。虽然发表时拿不到稿费,还要倒贴几百元“版面费”,但你完全可以将目光放得远些──再远一些,只要用它换来了副高职称,提高了你的工资、讲课金和身份,还怕这几百元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