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39 插曲(第2节)

龙作氏族集团的族名。

《路史·后纪》卷十一:“当舜之时,人来效献(献也)龙,求能食之。高阳之后,有董父能求其欲,使豢之。赐之氏白豢龙。封于鬷川,于是始有豢龙之官。”

《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帝舜氏世有畜龙,及(有)夏孔甲,扰于有帝。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孔甲不能食,而未获豢龙氏。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姓(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飧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拾遗记》说:舜时,“南浔之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豢龙之宫,至夏代,豢龙不绝,因以命族”。

《竹书纪年》载:“黄帝轩辕氏龙图出河。”“帝尧陶唐氏,母曰庆都,赤龙感之,孕十四月而生尧。”山海经内经注:“鲧死,三岁不腐,刻之以吴刀,化为黄龙。”

(4),有人曾认为“龙的真相和实体是云”,“龙就是云神的生命格”;“最初的龙形不过是抽象的旋卷状的云纹。而后来逐渐趋于具体化、生物化,并且展开而接近于现实生物界中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形象。”

也有人指出,“幻想龙这一动物神的契机或起点,可能不是因为古人看到了与龙相类似的动物,而是看到天空中闪电的现象引起的。因为,如果把闪电作为基础来把它幻想成一种动物的话,它很容易被幻想是一条细长的、有四个脚的动物。”

(5),明显是想象类型、没有传说依据的一些所谓龙,属于文学龙类,一般出自《述异记》。

虺(huǐ):所谓一种早期的龙,《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出土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