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8 第五十八章(第2节)

省灾荒死亡人数约有300万。这个数字超过八年抗战士兵的死亡总数。对于这样一场灾难,却鲜有人听说。对于这段历史,亲历者及他们的后代也多不记得。这部电影的编剧,作家刘震云,他的家乡河南延津县是当时遭灾最严重的县之一,最初的调研从他身边最亲的外祖母问起。

【采访】刘震云:我跟她说,我们说说1942年,她说1942年是哪一年,就是饿死人的那一年嘛,她说饿死的年头太多了,你到底说的是哪一年。

记者:那你外祖母就一直没有想起这段历史吗?

刘震云:你必须等你把1942年的特征,它长得什么样子,全部给她描绘出来之后,她突然想,哦,那天中午饭原来吃的是这样子。

记者:你得用这个方式才能够唤醒这个记忆?

刘震云:对,就是一个介入者要唤醒当事者,我觉得这个震撼比以往更多一些。

【解说】在1942年的《大公报》上,记者张高峰记录了他所目睹的灾情,洛阳街头,“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这份报纸发表后,记者被捕,《大公报》被停刊三天,之后,此事被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报道,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下,蒋.介.石开始赈灾,但当时的赈灾体制,使灾民难以得到应有的救济。死亡才会发生得如此惨痛。1992年,刘震云开始撰写《温故1942》,他想探究这遗忘背后的原因,只希望后代能够知道此事。

【采访】记者:“知道”这两个字都是一种奢侈吗?

刘震云:我觉着真相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1942年来讲,如果一个欧洲人或者美国人,他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饿死,他一定要问谁把我饿死的?我为什么要死?

【解说】1993年,冯小刚得知这三百万人的命运,决意把它拍成电影,但刘震云的原是调查体,里面更多的是地名、数字,没有人物,没有情节,不具备一部常规电影的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