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留退路,也会面临无家可归的状况?
呸呸,才不会破产,她才不会出那种幺蛾子。
想了想,慕清秋写了个纸条,让人传给苏孝文,纸条里的内容,大致是让那几处田庄上的人,每户人家帮扶一户人家。
一对一的帮扶,根据各家情况实际安排。
苏孝文被来人又是磕头又是哭嚎,闹的一个头两个大,好说歹说劝不下,正头疼着,看到慕清秋传出来的纸条,当下将意思传达。
那些人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他们听说过善堂之名,以为只要他们够可怜,善堂人就会同情他们,会让他们继续照管田庄。
没想到居然来了一处,一户帮一户的说法,这不是明摆着预备将他们替换掉吗?
想到这些,来人又是憋屈,又是郁闷,偏他们又不能说什么。
毕竟需要帮扶的人,情况苏孝文已经给他们说清楚了,比他们还惨,如果他们拒绝,还有什么资格博善堂的同情?
无奈,他们只能揣着忐忑的心,各自带着些人回家。
他们的情绪并没持续多久,得知随他们一起回去的,只借住今冬,开春后会离开,也就没什么顾虑了。
苏孝文让跟着去三处田庄的人,都是界口村过来的人,苏孝文承诺他们,只要不生事,开春给他们庄稼种子和安家银子。
如此安排也算皆大欢喜粉黛未央。
余下一处庄子省事,按原计划安排了最早入住善堂,如今还在善堂借住的几乎人家。
如此,善堂便腾出了好些房子。
古阳镇两处新买的宅子,竹山村的慕家新宅,以及善堂腾出来的屋子,各处安置后,到十一月底,今冬第一场雪落下时,从界口村过来的人,善堂统共安置了二百八十余人。
慕清秋花钱置办的产业,自己的房子给人住,按说没人有意见。
可偏偏就有些不知趣的,比如慕家。
慕清秋买下慕家宅子给界口村过来的人住,那些人知道大恩人就在竹山村,所以入住那日,跑到慕清秋家道谢,被慕家人看见。
慕家人气的不行,聚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