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四十四章 货币改革(第3节)

常,这个成果恐怕还不容易获得,但在持续多年的战争重压下,财政早濒临崩溃的奥斯曼帝国最终不得不同意了东岸人的要求,以让渡铸币权的方式获取东岸人提供的贷款,年利率达5%的优惠贷款。

不过奥斯曼人也提出了条件,这个担负为其铸造货币重任的铸币局必须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监管之下,最好是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之。高刚一开始并不同意这个条件,不过奥斯曼人态度坚决,双方来来回回多次之后,最后决定将铸币局设在离奥斯曼帝国很近的东岸租借地哈吉港,奥斯曼帝国可以派员监制并查询账目往来当然这些外派官员也负责从这家铸币局采购第纳尔银币运回伊斯坦布尔,以三十克银的对价购买一第纳尔。

这个条件对双方来说都是最能接受的。奥斯曼帝国获得急需的资金用来救急,同时全新的、成色十足的货币可以恢复其已经崩溃的信用,迅速恢复国内已经极为凋敝的工商业,从而使政府可以收来足够的税。

不用怀疑统一国内货币和市场对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这个年代,率先做到这一点的国家如联合省、英格兰的工商业都是欧陆最为发达的,统一的货币、统一的市场可以极大激发经济的潜力,让金钱迅速流动起来,从而增加政府的税收,达成良性循环。

老实说奥斯曼人是不太明白这些道理的,或者说在台的人不明白,明白人不了台,总之他们在东岸人劝说下,被动地接受了改革建议,打算以全新的货币第纳尔横扫全国市场,驱逐掉那些在里面大吃铸币税的意大利商人、荷兰人,扫除国内贸易的各种障碍,为最终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做好准备。虽然在这个过程可能会丧失铸币权,但这个年代没有铸币权的国家多得是了,奥斯曼市场充斥着各国货币,反倒是本国政府铸造的杜卡特(其实也是模仿威尼斯货币铸造的)因为成色低劣而不怎么受人们的欢迎,所以没有铸币权什么的都是毛毛雨啦,小意思。

更何况,谁规定奥斯曼帝国每一个第纳尔都要从哈吉铸币局购买呢?呵呵,你太天真了!等到这阵风头过去后,他们完全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