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第一本书《悲剧的诞生:源於音乐的灵魂》与启蒙时期传统认为古希腊明属於高贵、单纯、优雅而宏伟的看法不同的是,尼采将古希腊明描述为两种独特派系的不断斗争─阿波罗派与狄俄倪索斯派。( p.com)
阿波罗在尼采来看属於(原则上的个人主义),带着其优雅、冷静、以及对於外表美观的重视,人族得以立刻将其自身与朴实的自然界区隔开来。
狄俄倪索斯则代表了酒醉、非理性、以及无人性,尼采在这里也显示了他受到叔本华提出的非理性成分主导人类创造力的概念所影响。
描述在苏格拉底之后阿波罗派如何支配了西方明的思想,并且提出德国浪漫主义(尤其以理察、华格纳为代表)作为复兴狄俄倪索斯派的可能方式,以挽救欧洲的化。
《悲剧的诞生》刚发表时受到了古典字学家..等人的激烈批评。到了1886年尼采也对这本书抱持保留态度,将其称为「一本难以忍受的书…写的很糟糕、沉闷、让人难堪、疯狂。」
《不合时宜的考察》突破「知识本身就是目的」的传统看法,尼采提出另一套解读历史的方式,主张活着的人类生命才是主要的关注目标,并描述这种概念可以如何改善一个社会的健康。
提出一套对於古典人主义原则的批评。尼采在批评历史主义(认为人类是透过历史而被创造的)的同时,也批评了认为人可以用客观概念了解人类本身的主张,因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纯粹就是因为被其主观性所驱动。
讨论以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复苏德国化的可能性。尼采特别指出了叔本华思想带有的个人主义、正直、坚定以及快乐等人格,尽管叔本华也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
研究了理察、华格纳的心理状况,原先得出了较为负面的结论,没有反映出当时他与华格纳之间的深厚友情。也因此尼采最初没有将其发表,并在后来将其修改成较为正面的评价。尽管如此,这篇论预见了尼采与华格纳两人在未来的冲突和分裂。
《人性的,太人性的》开始显现出完全的实证主义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