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3 口水多(第4节)

服苏联放下之前的误会,还要将苏联拉上大英帝国的战车!

不得不说,丘吉尔这个人虽然有时候冲动了一点,但是他的决断力和判断力还是很强的。他很清楚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危局。为了实现这一点,他根本就不在乎个人安危。

比如现在飞赴莫斯科就具有相当的风险。从挪威到丹麦,这一线全都是德国人,不管是走瑞典还是走芬兰,都不能保证安全。万一遭到德国空军的拦截,那真心是死无葬身之地。

但是,丘吉尔偏偏就去了,当然,他走的是北极航线,绕过挪威先飞抵摩尔曼斯克,然后再前往莫斯科。不过在他刚刚抵达摩尔曼斯克的时候,就收到了一个坏消息,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先于他一步飞抵莫斯科,正在同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进行会谈。

是的,苏联突然横擦一杠子,让德国人也是一阵心惊肉跳,他们很怀疑俄国人的目的,难道俄国人也看上了纳尔维克?

反正希特勒是不能坐视俄国人出兵挪威不闻不问的,于是里宾特洛甫来探口风了。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希特勒也不反对同苏联达成某种政治交易,如果能将苏联拉到德国这边,元首会非常高兴,尤其是获知了红海军同皇家海军爆发了直接冲突之后,元首的那颗心是异常的火热。

不过李晓峰却知道希特勒这真心是打错了算盘,或者说他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维尔德洛夫,甚至是已经下台的斯大林,都没兴趣同德国穿一条裤衩,对德国是异常的警惕,根本不可能同德国结盟。

果不其然,当里宾特洛甫兴冲冲地同托洛茨基大谈什么英法帝国主义对全世界的危害,以及德国和苏联之间的传统友谊时,托洛茨基表现得很冷淡,几乎就是里宾特洛甫一个人在那滔滔不绝地说,半天托洛茨基都懒得说句话。

一开始里宾特洛甫还以为这是仅仅是托洛茨基一个人态度冷淡,但当他拜访了斯维尔德洛夫之后,后者也是毫无兴趣时,这位吹鼓手就凉了半截腰。很显然,苏联对同德国结盟并不感兴趣。

里宾特洛甫知道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