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了。与此同时,纳赛尔则在厉兵秣马,购入了海量的先进武器并下死力气训练和整顿军队。
也就是说此时从心理上说以色列和埃及人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上一次埃及是有些小瞧了以色列,然后就骄傲大意自然是吃了大亏。而这一次埃及人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精神状态完全不同。而以色列反而是麻痹大意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
所在当埃及突然越过苏伊士运河直插西奈半岛偷袭以色列在当地的驻军时,犹太人几乎是毫无反应的。一夜之间十数万以色列大军就跨过了苏伊士运河打了犹太人一个措手不及。两天之内,埃及军队向前前进了近一百公里,兵锋直指巴勒斯坦核心区域。此时的犹太人才意识到情况紧急!
当然吗,犹太人也没有特别着急,因为算上埃及军队这次突进的一百公里,也才恢复到上一次双方爆冲突时的实际军事分界线。犹太人觉得自己不过是少了一百公里的纵深,情况并没有严峻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所以犹太人也没有向苏联求援,而是信心十足的开始全国动员,将刚刚消停没两年的老兵又召回了军队,然后整军备战就杀上了前线,大有迎头将埃及军队一口吃掉的意思。
不得不说犹太人确实有点小看了纳赛尔和他的军队,当两军再次在西奈半岛迎头对撞的时候,埃及军队比上一次难缠多了,两股钢铁洪流碰撞的结果就是半斤对八两,埃及人之前的良好势头虽然被阻止了,但是犹太人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战争意图。
以色列的意图是什么呢?自然是将对面的埃及军队分割包围然后一口吃掉。但是以色列精锐的第七装甲旅并没能如愿的打开局面,反而陷入了僵局。整条战线双方犬牙交错谁也奈何不了谁。
从战略态势上说以色列并不算太糟糕,毕竟算是成功的阻止了埃及的突然袭击,确保了核心领土安全不受威胁。但是始终要注意一点,以色列的国力是有限的,作为一个小国他很难同对手相持,进入持久战之后,以色列是顶不住的。尤其要注意的是,以色列的敌人不止有埃及一家,周边的邻居可是每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