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南楼里的会议已经结束,各个工作人员已经都回去各自的部门,但讨论却并没有因此结束,最高首长林泽康和赵森回到休息室里仍没有停下争论。
“泽康同志,我还是认为这太冒险了,国家的希望应该是靠人民创造的,怎么能将希望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腐蚀,就连有信念的党员都未必经得住诱惑,周铭小同志他还不到三十岁呀!或许他现在还有一些理想主义情结,但谁知道以后会怎样呢?”
“我也承认,承接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体系和产业转移,现在就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我们完全可以分散引进,其他同志在芝加哥在欧洲,也都取得了不小的进展,我们并不需要完全把宝都押在周铭同志一个人身上。”
“我并非是信不过周铭同志,也不是怀疑他的忠诚,相反我还很敬重他,他这么一个小同志能在美国做这些事情,是我自愧不如的。”
“但敬佩是一回事,国家的命运是另一回事,国家大事必须是集体决策,不能简单的交由某一个人来做决定,哪怕是我们,现在也都是群策群力!”
二号首长赵森慎重而坚决的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号首长林泽康坐在沙发上,看向另一边临危正坐的老人:“敏涛同志,你的想法呢?”
这位戴着眼镜的老人是吴敏涛,是一位名声不显,看上去老成厚道的干部,如果放在哪个农村,你甚至会认为这是哪个村支书,但实际上他却是被重点培养的林泽康接班人。
被一号首长突然点了将,吴敏涛认真思索片刻然后回答:“我同意赵森同志的意见,国家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重点,更不能依靠某一个人,多点并行齐头并进,才是最健康的状态。”
不过吴敏涛随后也说:“但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某些特殊人物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比方当年总理换回的科学家,他们就对我们国防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这位周铭同志的价值,或许也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