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五节 试炮(第2节)

角。

靶场上设立了靶子,用土堆成十二个坟包一样的小土丘,分成三组,距离从400米、800米一直到1200米。另外在1500米外竖了一个标杆。

“报告,怎么瞄准?”应愈已经进入到炮兵的角色里去了。他忽然发觉自己的炮兵知识在这门炮面前全部失效了,那身管上的瞄准器怎么用,怎么测算角度,一概不知。

“用这个。”林深河从前车上卸下一个小的手提箱,这个箱子和博铺木材加工厂出品的光板木箱子完全不一样,一看就是年代久远,做工精良的产品。

“这个是我从美国带来的,真正的18世纪炮兵用的测量工具箱。”

“这面牛b?”炮兵们的脑袋都挤了过来,想看看这19世纪的古董。

里面有一个是类似角度器的东西,是用一长一短两把铜尺钉成直角状的量具,两尺之间有一个1/4圆弧尺连接,上面刻着刻度。林深河介绍说这叫铳规,铳规的用处是测量火炮的仰角。

他演示給大家看如何使用,将长柄插入炮口,经由所垂的权线,在弧度尺上读出身管的仰角。

“这个角度有什么用呢?”林深河说,“其实是要和射表配合起来的。”他給大家看箱盖内侧刻着一个表格,全部是英文的,有很多的数字。

“这是射表,所谓射表,就是工厂在火炮出厂前经过打靶测试得出具体射击数据。比如在使用实心弹,装药1磅,上扬5度的情况下,炮弹可以打出多少距离。这个表上不仅有实心弹,还有榴弹、榴霰弹和燃烧弹的数据。”

“现代火炮上也有。”应愈回忆起自己操作过的130加农炮上的射表。

“没错,现代火炮上的射表概念就是这么来的,不过当年和我一起打*炮那美国佬说过,这个东西发源很早,16世纪就出现了。”

“打*炮”这个词在个别人的面容上露出了猥亵的笑容。

“有了射表,炮手们只要能估算出距离,就能知道该把火炮上调整到什么角度了。”林深河又拿起了一块带着线的铜制方板。

“这个就是规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