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一直都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纽带,赋税如果多了,纽带就会断了,但是赋税轻了,国库就入不敷出。
把握好这么一个度,是历朝历代,最难的事情。
“新的制度,就要大胆的去尝试,这一份赋税条理,主要是在商业税和农业税!”孙权淡淡的道:“孤相信,吴国目前的经济,能撑得起,立刻执行。”
“诺!”
周瑜看着孙权眼眸之中的坚定,有些无奈的点点头。
新的赋税条理,让他始终有些犹豫不决,既然孙权如此决绝,他也无话可说。
“公瑾大哥,孤听说,孤离开金陵的时候,户部和工部闹得有些不愉快!”
孙权突然道。
“的确有些不愉快!”
周瑜点点头,道:“刘尚书狮子大开口,南金驰道才刚刚完工,他居然想要修筑三条主干驰道,把金陵城连通荆州,徐州,还有东治的驰道同时开工,他也不想想国库能不能撑住!”
“修路,倒是没错!”
孙权叹了一口气,道:“不过子扬的确有些狮子大开口了!”
“他是狮子大开口,但是却在等着我落地还钱!”周瑜面容微微抽搐了一下,道:“他最主要的其实只是希望户部批了金东驰道的批建,其他的都是幌子!”
“呵呵!”孙权闻言,忍不住笑出来,刘晔这是要和周瑜过招的意思,他看着周瑜,问道:“他的主意打的不错,你上当了?”
“一个不慎,上了他的当!”
周瑜咬牙切齿道:“户部批了!”
“难得你周公瑾如此聪明谨慎的人也会上当啊!”
孙权狐疑的看了他一眼。
“刘子扬的确是个人才,内阁大会上,某都让他说的哑口无声!”
周瑜抬头,看了看孙权,叹声的道:“当初认为大王提拔他为工部尚书,只是因为他的墨家工艺,如今看来,大王果真是眼眸过人!”
仅仅因为工艺,做不到一部尚书,工部尚书,管理全国桥路的建设,还有这么多工坊,权利可大着呢。
“内阁如今气氛如何?”孙权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