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千四百零五章三位一体(第2节)

复礼,自己说了算。结果孔子的弟子都不听他的话,孔子说守孝三年,但弟子说守孝一年就够了。

孔子问你的良心不会痛么?弟子说不会。气得孔子大骂弟子不仁。

问题就是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分配关系,但没有先进的社会契约,更没有监督标准。周礼这个社会契约当时已经礼崩乐坏了,大家都敢挑战。加上没有人监督,就更是肆无忌惮了。

这个时候孟子提出了义和法先王,义取代周礼成为新的社会契约。法先王则成为了监督,大家都知道尧舜禹是好的,没有做到尧舜禹的水平就是不对的,就可以批判。

法先王就是大家都可以监督,自己说了不算。如果自己说自己已经比尧舜禹更好了,别人只会冷笑三声,不会承认。

当然儒家的缺点就是先自己、后亲人、最后别人的分配,血统优先,范围太小了。所以需要法家赏罚作为补充,扩大分配范围。

法家有赏罚这个分配,也有法律这个监督标准,但没有社会契约。守法主要是害怕,而不是因为自己发自内心尊重法律这套规则。所以才需要儒家在社会契约上补充。

墨家有尚同这套分配,也有兼爱的社会契约,但只能依靠鬼神监督。如果有人滥用职权,墨家是没办法监督的,只能希望鬼神惩罚,这肯定不靠谱。

道家的分配关系、社会契约、监督方式都没构建,但讲述了分配关系、社会契约、监督方式之间的运行规律。可谓是操作说明书了。

总之分配关系是分配利益的,社会契约是让大家遵守分配的,监督是大家的行为标准,看大家有没有做到位。

如果没有监督,大家就可能做得很极端,比如愚孝、愚忠这些行为。他们是遵守分配关系和社会契约的,但他们的行为阻碍社会进步,按照尧舜禹的标准就是应该批判的。

分配、契约、监督三位一体,最终法家和儒家互补,形成一套体系。

墨家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墨家没有转化为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