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9.到那遥远的天边(十三)(第3节)

式也就是打爆恐怖分子的脑袋,让他们去另一个世界实践自己的理想。这方面做得最极端的是帝国,为了不让恐怖分子有机会提出条件,他们会先杀掉人质,然后除了能榨出情报的一两个“幸运儿(或许称他们为‘倒霉蛋’更准确)”之外,剩余恐怖分子全部射杀,侥幸活下来的家伙将在审讯室里接受最新刑具和自白剂的测试后,经历一场羞辱式的审判,最终会被挂在钢琴弦制成的绞索下,死得缓慢而痛苦。

也正因为这种妇孺皆知的“帝国式交涉”,很少有恐怖分子敢在帝国挟持人质,纵然敢于实施,事前的计划也都是以人质和己方人员全灭为前提制定的。

马赛的交涉没有帝国那么残暴,但本质没有任何分别,就连采用这种交涉的思想源头都一模一样。

为了达成最佳结果,首先排除掉恐怖分子或杀人机器手中最有利的武器——人质,以“要谈判妥协绝不可能,人质你想杀就杀,不杀就放人”的语言直接否定人质的价值,强逼对方进入自己的节奏当中。

这的确是正确又高效的处置方式,标准的帝国式思维。

原以为三人之中,马赛最接近广义上的普通人,但从这次事件中其暴露出来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来看,说不定他才是三个人之中最棘手的。

从事情报工作的“知更鸟”,长期在一线战斗的“夜莺”,在面对千钧一发的危机时都没能想出解决之道,最终成功化解危机的反而是马赛。某种程度上这等于是在宣布帝国式教育的成功,这会让共和国感到颜面无光。退一步讲,就算没人拿这个说事,马赛这种已经定型的思维模式也让密涅瓦感到担忧。

现在或许还看不出来,但随着逐渐成长,踏入社会,这种冷酷的功利主义思想会不会变得更强更明显,到那时即便马赛拥有共和国公民身份,但他在精神层面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帝国四等公民——拥有帝国式的思维、价值观,行为模式与帝国公民几乎一样。这对他今后的人生绝不是一件好事。

更不要说——

“眼下你暂时只能呆在实验基地。”

“啊……是。”

“之前报考军校的预定只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