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五八章 血色夕阳(第3节)

就在怅然思考之时,耳边又响起马卡罗夫的声音:

“我觉得没有。——那么,如果能用这样的方式去为战争做出贡献,我想,作为红海军的一员,‘阿拉木图’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闻听此言,抬头望向厂长略带惆怅的背影,龙云只觉得一阵没来由的心情沉重。

在这种时候,他心里自然是非常清楚,苏维埃帝国的抉择究竟应当如何。

虽然,目前战况看上去还是一片大好,西欧大陆已经扫荡完毕,北约的残余兵力都龟缩在比利牛斯山南侧和英吉利海峡之后;在东南欧与高加索,苏联暂时也并未落于下风。但是,和很多普通民众、甚至很多一线指战员的直接感受不同,从冷战实力巅峰上滑落的苏联,在总体战争潜力上仍然无法与整个西方国家集团抗衡;风卷残云般扫荡西欧的快速推进,付出的更是折损精锐部队的重大代价。

这场莫名其妙发动的世界大战伊始,西方国家集团就开始迅速转入战时体制;就在遥远的北美大陆上,工业基础雄厚、位于技术尖端的合众国正在积蓄力量。接下来,他们的攻击矛头要么从西,要么从东,总之很快就会现出冰冷的剑锋;在这样的战略形势下,红海军真的还有能力冲出包围,在远洋上和美国海军对抗么?

答案,自然是不容乐观。

既然形势如此,困居黑海的航空母舰,除了作为近岸空威慑平台之外,其实并无多大用处。

任何爆发在亚欧大陆的战争,都是以陆地为最终决胜场,这种早就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结论,如今再一次严峻的摆到了红色帝国的决策者面前。

面对北约的优势海上兵力,即使拥有世界上第二大海军的舰艇规模与作战实力,红海军也不可能像二战时的日本那样愚蠢,去和拥有无尽工业潜力的美国进行远洋舰队决战;在一切为大陆作战服务的原则下,红海军对“阿拉木图”号的放弃,其实更是一种顾全大局的自我牺牲。

但是这一切,在这位年过花甲的苏联航母缔造者看来,又是多么壮烈而感伤的一幕啊。

追随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