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这么想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把撕开敌军阵地的希望,几乎全部都寄托在了坦克部队上。甚至他都没有想过,如果坦克部队渡河过去之后没有突破敌军的防线,他要怎么将这场战斗收场。
当然,不仅仅是张建军,王珏也没有想过如果新式武器失败之后,这场战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因为王珏在决定突袭柳河的那一瞬间,就将自己的底牌压在了新式武器“坦克”身上,这也是新军发动这场渡河战斗的根本原因。
现在大家都清楚的知道,他们只是在柳河上同时架设了三座没有完工的浮桥,在一个狭窄的几十米的河滩上建立了一个桥头堡。这距离突破整个柳河防线,还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距离,甚至他们现在连叛军的核心阵地的边缘,还没有摸到。
甚至大到现在这个阶段,叛军依旧没有将自己的预备队压到防线上,这也证明了柳河防线在他们的眼中还远远没有到达危险的地步。事实上在阵亡了接近1000人之后,新军所取得的战果,也并没有更大一些。
为了维持对岸那个巴掌大小的桥头堡,明军每时每刻都在将士兵的生命填进去。一船一船的士兵好不容易到达对岸,就会在几分钟之内阵亡殆尽,紧接着是另外一船的士兵,衣服还是湿的就要顶到前面去,为后面上岸的士兵争取那么几分钟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