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43容易和不容易的开发(第3节)

的就是在面对敌军坦克的时候,负责摧毁这些武器,保证自己方坦克和其他车辆以及人员的安全。

基于同样的理由,大明帝国的2号坦克车体,在经过了更改和加强之后,最终选用了50毫米厚度的正前方装甲,为的也是在未来的战斗中,给对方装备了反坦克武器的军队一个“惊喜”!

可以说,张世扬在设计的2号坦克,就是专门针对未来敌军坦克的一种“坦克杀手”。它是以对方坦克作为假想敌的武器,也是1号坦克的扩大和终极强化版。

之所以强化,是因为即便在辽东战场的后期,落后的金国和日本陆军部队也找到了很多反坦克武器,对大明帝国的1号坦克和1号突击炮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显然这些廉价的反坦克武器,会在今后大规模的装备部队,成为各国对抗坦克的中间力量。

首先就是很多50毫米和75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些原本的轻型步兵炮,对抗1号坦克的时候,在口径上拥有很大的优势,这些并不专业的火炮可以在较远距离上开火,对1号坦克形成压制。

虽然弹道性能不好,虽然还暂时没有直瞄的瞄准镜,可这些火炮在威力上来说,对1号坦克和其他1号坦克的延伸车型,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而研发瞄准器和更合适的炮架,显然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只需要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各国就都会诞生出一大批专用的反坦克战防炮,这些火炮有可能采用更小的口径,采用更大初速度的火炮,增加穿透力来达到反坦克目的。这也是大明帝国在研制50毫米口径的专用高速炮的时候,自我推测的结果。

很快,50毫米左右的专用反坦克炮,75毫米口径的甚至100毫米口径的火炮,都会出现在各**队的序列中,大明帝国的坦克要想取得在辽东战场上那样压倒性的胜利,会需要付出更加惨烈的代价。

“搞不好,我们的这种2号坦克,还没问世,就已经被各国的反坦克武器,搞得过时了。”看着50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在试射弹药,击穿了远距离上30毫米厚度的均质钢板的张世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