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章 烧钱竞赛(第1节)

</br>

应奥斯曼土耳其政fu的请求,德国、意大利分别调派驻扎北非和东非的殖民地部队前往埃及,协助土耳其军队“清理暴‘乱’分子”。至1926年10月末,抵达埃及的德、意部队已有三万四千余人,配备火炮四百多‘门’,飞机、战车各百,而奥斯曼帝国被北高加索的军事冲突牵制了大量兵力,后期仅向埃及增派了五千名士兵,埃及实际上变成了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尽情发挥的练兵场。

因为得到北美土豪相当慷慨的资金和武器援助,又携地利人和之便,埃及起义者一开始把土耳其军队给揍得落‘花’流水,甚至占领了苏伊士运河西岸的战略要地,但他们终究不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正规军,因派别之分而产生‘私’利之念,顺风顺水尚能并肩作战,随着土耳其援军及德意军队的到来,形势很快发生了转变。尼罗河谷地之战,一万两千名同盟国士兵大破号称十万的埃及起义部队,毙伤埃及起义者两万余人,缴获武器弹‘药’无数,此后埃及起义力量每战必溃,完全失去了信心和锐气。到了12月末,埃及绝大部分的城镇港口以及‘交’通枢纽都重新回到了同盟国阵营的控制下,起义者已趋土崩瓦解,其部分组织者和少数残兵撤退到了苏丹和埃塞俄比亚‘交’界地区,依靠当地部落的庇护和外国势力的支持继续他们看来遥遥无望的**事业。

在镇压埃及起义者的军事行动中,意大利殖民部队的战术素养并没有比土耳其军队好多少,但他们的表现十分积极,加上在亚速尔危机期间,意大利海军出动主力为德国海军助阵,让德国高层很是满意。新年到来之前,意大利军政首脑组团前往柏林,对德国的王公贵族以及上层人士展开了广泛的‘交’际公关,藉此从德国政fu那里获取了一笔丰厚的报酬——总规模达到10亿马克的经济援助以及伊朗南部的部分石油开采权。

对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意大利而言,资金和资源无疑是刺‘激’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心剂,若能妥善加以运用,不出几年,意大利的经济状况就会有显著的改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