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四十四章 教训一下(第4节)

,不过,水盂盛水太多,稍不小心,水就会溢出来了。所以,古人便发明了砚滴,一种可以掌控水量的新器物。

清代的文化学者许之衡在其古玩名著饮流斋说瓷中曾言:“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水滴,又叫水注、砚滴,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一般进水孔大,出水孔以便往砚台之内注水时可以随时控制水量。

像这类仿生瓷的水滴,在清代的时候还是比较常见的,但在明代却十分稀罕,只见两只鸳鸯身形圆拙可爱,圆雕出头颈,向中间靠拢,似在呢喃细语,体上阴线刻出尾翼翅羽,通体以青花绘出眼睛、喙缘、羽片等细部,生动形象,灵秀可爱。

此水滴造型别致,青料发色兰艳,晕散自然,小笔触点染青花,铁锈斑深入胎骨,这是很明显的苏料特征,底釉为亮青釉,釉面呈桔皮状,釉面老化痕迹明显,包桨自然。

看到最后,彭老脸上露出了惊讶之色:“小孟,你不会是说,这是正统官窑青花瓷吧?”

“什么!正统官窑瓷?!”旁边的陈相仪大呼一声,只要对瓷器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正统这个在瓷器历史上处于“空白期”时期的官窑青花瓷,有多么珍贵。

说起来,曾经一度,不少业界人士认为“空白期”三朝烧制的瓷器多为民窑产品,并没有官窑器。持这种论点者,其依据主要是因为无论是在出土还是存世的“空白期”瓷器中,器型制作规整的并不多。而且这一时期的青花或釉里红绘瓷技艺亦不及永乐、宣德时期那么精细,胎质也不够细腻。

其实,这一时期瓷都御窑厂仍然在烧瓷,只是因为连年战乱、改朝换代等原因,在品质与数量上比永、宣时期大为减少。这在明英宗实录、大明会典、明史等文献中均有记载。

所以说,空白期并非没有官窑瓷器,工艺精细者还是有的,只是绝大多数没有年款,而且被发现的也是凤毛麟角的存在。

现在听说这件水滴是正统时期的官窑作品,马瑞伯和陈相仪都忍不住围了上来,苏老板更是一脸懵,以为自己是不是耳朵坏了,听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