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凑合教,学的自觉自己以后用不上,也是随意学。
先皇国务繁忙,偶尔抽查功课,也极少问到他身上。
赵显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混混沌沌度日。
后来肃王谋反,他一朝覆雨翻云,真正意义上跃过龙门,成了真龙,重新跟着专心教授的大儒做起学问来。只是这时的他性格已定,资质普通不说,基础还打得歪歪扭扭。
即便别人不说,赵显也很明显地感觉到同堂而学的几个侍读中,以聪明论,自己应该排在最后。
他也曾经奋起直追过,只是真的学不好,后来干脆自己安慰起自己来。
天子者,御人也。
他只要学会了用人,学会了赵氏统治江山的“异论相搅”之术,其他的学问会不会都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手下能做事就足够了。
多年以来他就是这样鼓励自己。
只是今日,面对着那一卷卷的案例,他没有办法再逃避过去。
太祖时主持的魏建隆重详定刑统共一十二篇、五百零二条、二百一十三门,多年来增增改改,只有增加,没有减少,他仅能记个囫囵。有时连宗卷上的判语是对是错都无法辨别,引用解读是否过度更是判断不了。
京都府作为最贴近朝堂核心的衙门,又掌管着京都要害,人口一百五十万数,每日发生的大案、要案无数,有些复杂的案件,光是牵扯的涉案人都能写满一张纸,往往他连里头的人都分辨不清出谁是谁,又如何能在短短时间内从宗卷中学到东西呢?
他自幼养在宫中,仅从别人的口中听过外头的情况,对民间毫无了解,看起那些个案子来实在是头大。
这一日,赵显烦躁地扔开了手中的宗卷。
这是一桩争产案,十几个兄弟为了父亲留下来了上万亩地、几十处房产打起了官司,其中又牵扯到亡者父母、兄弟之间的争产,妻子要求合离,整个宗卷足足写了几百页,看得他头昏眼花。
赵显都有些怀疑田太后是不是故意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来浪费自己的时间。
站在一旁的李德才见其面色难看,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