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战争岁月的折腾了。娄敬说得没错,不要说战士厌战,就是刘邦本人也厌倦不已。再说了,天下初定,国内还危机四伏,从燕王臧荼及韩王信两例来看,这些异姓王都是不太可靠的,他还想多留些精力对付剩下的那几个异姓王。要攘外必先安内。所以与匈奴之战,能少打就少打,最后是不打,待时机成熟,再收拾也不迟。娄敬之见并非完美无暇,但有一点可肯定:娄敬发明了一条缓解汉人与西北游牧敌人对抗的千古外交策略!而笔者也不得不怀疑:中国“厚往薄来”的传统正是起于娄敬的这一和亲之说!刘邦下定主意后,就去找吕雉谈话。吕雉一听,泪水马上就像洪水滔天一样,日夜不停地奔泄而出“刘三啊刘三,自你躲进芒砀山当流匪后,我就跟着你东奔西跑,南征北战。然而不管吃多少苦头,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我都无怨无悔,但如你真要把我的女儿下嫁匈奴,我就恨死你,做鬼也不轻饶你”生逢乱世,你们这些男政治动物根本不知道我们做为一个女人的梦想。我爱我的女儿、也爱我的女婿。尽管张敖不像他父亲张耳那般魅力四射,大放光芒,但他厚道,为人谦卑,不愧为一个好丈夫、好女婿,这点就足够了。而匈奴遥远、冒顿禽兽,你把我女儿往他身上推,就不等于往虎口里扔吗?被老婆这么一哭一闹,刘邦的心思全乱了。回头想想:多年以来,他似真的没认真关心过自己这个女儿。当亭长时是忙工作,忙喝酒,忙泡妞,孩子都只能爬在地上玩土堆,看着妈妈一人在地里劳作。后来打天下,则是忙逃命,长期漂流在外,似也没怎么跟女儿说过几句话。如今国家有事,竟就要把她当一个陌生人踢出中原,是不是有点太无情了呢?是啊,我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但我必须做一个负责任的皇帝。当前除了和亲,没更好的节约国家成本的办法。另外,我也的确没有第二个女儿,娄敬又说定要亲生女儿才行。此种形势之下,你叫我要国家?还是要女儿?这么一说,那就非得鲁元公主下地狱了?不!吕雉擦去眼泪,意志坚定地对刘邦道“大汉是你打下来的,要下地狱,也轮不到天子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