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百零六章敬翔的建议(第2节)

易让人产生懈怠和安逸。”

……

敬翔列举了很多理由,最后得出结论就是,吴国必然会在未来五年内,甚至是两三年内就出兵北伐,不可能继续拖延下去。

听完这个分析之后,众人顿时议论起来。

“若真是五年之内北伐,那么到时候我国又该怎么办?”

“吴军北伐的话,咱们有可能击败他们吗?”

“有没有可能与吴国再次议和?”

……

众臣虽然不见得都敬重敬翔,不过对于敬翔的见识才干大家却是佩服的,对他做出的判断也没人站出来质疑。

即便是朱友贞信任的张汉杰、赵岩二人,他们也没有质疑敬翔的判断。

“够了!如此吵闹,成何体统?”见众人议论纷纷,场面有些混乱,李振站出来呵斥道。

制止众臣的纷乱后,他转而看向朱友贞,深深一拜道:“陛下,敬大人所言有理,吴王杨渥势必不会拖延太久,还请陛下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朱友贞叹了口气,满脸忧愁的道:“卿让朕早做打算,却不知朕如今还能作何打算?”

一谈到吴国北伐这件事,他心中就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原本以梁国的军力,能够挡住晋军的南下就很勉强了,但一想到吴国随时可能北伐,他的心中就感到十分沮丧。

只要吴国北伐,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将化为徒劳。

原本他还指望着拖延一日算一日,说不定吴国或者晋国内部突然发生什么大变,让梁国找到机会得以转危为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指望很快都成了奢望。

身为梁国的皇帝,他固然是中原至高无上的主人,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死,但同时他的身上也要肩负起常人难以想象的重任。

历史上的他之所以在晋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会选择自杀身亡,除了开封当时兵力空虚,难以防守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接连的战败让他感到绝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