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安排的。
……
“父王,梁国的局势明明已经危险至极,那个朱友能却还要起兵造反,争夺皇位,这样的蠢材父王何必接受他投降,直接杀了就是。”徐州城外,杨渥的次子杨琰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错,孩儿也有同样的疑问。”另一个随军出征的王子杨煜养仰着脸道。
面对儿子的疑惑,杨渥兴致勃勃的解释道:“虽说朱友能的行为的确很愚蠢,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皇位却将梁国的局势给搅乱了;但他的行为对于孤来说却是有利;而且他既然投降,孤就要接受;若是孤不接受他的投降,反而将其杀死,那么其他梁国的官员就会心存畏惧,从而举兵抵抗我军。”
杨琰二人若有所思,杨渥却大有深意的接着说道:“你们兄弟将来也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团结,不能手足相残,那只会便宜了外人,让外人得了好处。”
“孩儿记住了。”兄弟二人连忙答道。
杨渥点了点头,目光灼灼的看着两个儿子,接着问道:“你们两个都跟着老师读了不少书,那为父现在就要考考你们,像朱友能这样的蠢材,历史上还有哪些?你们都各自想想,想好了再告诉为父。”
经过十多天的跋涉,杨渥亲自统领的大军终于赶到徐州;这一路上,杨渥一面处理着各地传来的消息,一面也没忘记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
如今杨煜和太子争权虽然还只是一个苗头,但杨渥不希望将这苗头越演越烈,将来甚至发生什么兵变、造反之类的事情。
如今正好有朱友能这个例子在,杨渥也就顺势教导起两个儿子了。
……
而此时,被杨渥父子三人称为“蠢材”的惠王朱友能,也正带着自己的亲信等人向徐州赶来。
相比于高季昌选择的继续观望,好不容易逃回陈州的惠王朱友能却没有丝毫犹豫就选择了投降吴国。
当初起兵之前,他或许还有着争夺皇位的想法,所以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带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