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觐,每逢李俊所统领的舰队返航归来时也都要举国操办隆重盛大的接送欢迎仪式。直到暹国、罗斛合并为一国而被唤作暹罗国后,这个后世华裔众多的国家于华富里、春武里、芭提雅等各地有李俊的雕像矗立,世代享得当地百姓与外来游客香火供奉,其眉浓眼大面皮红、髭须垂铁线的形貌气概仍旧能得后人观瞻......
如此这般,虽然按李俊原本的命途轨迹,与童家兄弟前往榆柳庄,去与费保等太湖四杰会合,并打造船只,从太仓港出海,投化外国而去,最终成为暹罗国国王的归宿有所不同。然而一直以来亲自主持管领远洋出航舰队的李俊受海外诸邦各国的国王、首领敬服纳拜,并亲自着手改变了众多国家的命运,甚至被当做混海龙王筑神祇受世人祭拜的事迹也得以世代流传下去。
随着李俊统领的庞大舰队一次次返程归来,带回的不止是如山海外特产,众多齐朝先前所没有的谷物种子、珍禽异兽,航线的开拓延伸,还有来自于非洲、阿拉伯世界、印度半岛诸邦,乃至如今时节已经与中土帝国后花园没甚么分别的南洋各国诸部等六七十个国家的使节,其中也有三十多国愿称藩属臣服于齐朝。
然而萧唐对待藩属诸邦所采取的朝贡政策,当然绝非是赔本赚吆喝的面子工程,多边进行互市贸易,各取所需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而其中有些邦国迫切需求齐朝在军事、经济上的支持,以维系自身主权不至遭受周边邻国侵犯,齐朝当然也会施以援手,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想维持齐朝的援助,海外邦国也务必要表现出相应的诚意,非但世代向中土皇朝以藩属的身份臣服,并且不遗余力的利用本国地理海情的优势为齐朝提供最大的助力。
期间虽然也曾与一些势力发生海战,但由李俊、童威、童猛这些经历过无数次战事磨练,对于海战指挥舰队作战的手段早已是炉火纯青的将帅指挥,齐朝舰队所配备巨大如城的海舰,做工领先于世界的诸般战船,以及装载的各种火炮武器也已完全足以吊打世界上任何一支敌国舰队。这也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