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似的文字吗?
因为当时“降蛊”的突然出现,场面极其混乱,我倒并没有注意这些!现在想想,原来那刻在刘璟棺材盖上的文字,竟就是这传说中的“殄文”!
“殄文”这种文字,实际并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一般都只在祭祀的时候,才会使用到此种诡异而又生僻的文字。
如此一来,能够掌握“殄文”的人,自然也少的可怜!
即便是该种文字的发明者,世代居住于黔州独山县的水族后裔,族中也已经极少有人掌握该种文字!
一般都只有“神职”或者宗教人士,方才会去研究此类生僻文字。而在黔州的水族后裔中,专门研究此种文字的,往往又被称之为“鬼师”,或者“水书先生”,其存在的意义,大概就和我们汉民族的风水先生一般。
水族的绝大多数活动,例如丧葬、祭祀、嫁娶、占卜,甚至就连经商、出行、房屋营造等等,往往都会请“水书先生”帮忙看看!
诸如这一类的诸般用途,水族人一般都称之为“白书”,而与之相对的另一类,自然就是“黑书”了!
“黑书”又被称之为“水书秘籍”,能掌握它的,无疑就更少了,说是凤毛麟角也毫不为过!
至于“黑书”的用途,简单点儿来说,其实就只有两个,一个叫做“放鬼”,一个则叫做“退鬼”!
有关于这一点,倒是和苗族的巫蛊很像,很有些类似于蛊毒中的“放蛊”和“解蛊”!
相传在过去,尤其是解放以前,外人一旦进入水族村寨,都必须遵纪守法,因为担心做了坏事就会被鬼师“放鬼”附身!
说的还很邪乎,据说道行高深的“鬼师”,只需要知道某人的生辰八字,或者取其一根毛发,或取得其身上一片衣服等物品,便可实施“放鬼”!
而当某人被鬼师“放鬼”附身,他就必须去求另一名鬼师,将鬼驱除!
这即是“黑书”的另一个用途,所谓的“退鬼”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