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生产设备运到这些闭塞的地方,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同时船只又将当地出产的特色产品、矿产运出来,对外销售,极大地促进了岛内经济的发展。
肉眼可见的好处,让原来各个部落的贫民再也不怀念过去的部落头人,真心实意投到政府麾下,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而辛勤工作。
徳汶人心稳定,进入到高速发展期。
政府还向中华制造求助,在其帮助下在全岛大力兴建学校、水利设施、建设电力通讯线路、桥梁隧道公路,改善陆上交通条件。
两年来,力波钢铁城也得到了充分发展。
由国内过来的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工人极其家属,总计达一百一十万人之多。
整个徳汶岛上,华人的数量高达一百八十万,已基本与当地人相当。
在徳汶政府对各个部落实施改造的过程中,中华制造与徳汶政府通力合作,在岛内几个主要盆地内,派出大量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组建了矿产基地、机械制造基地、化工基地、火电风电等能源基地、造船工业基地等多个工业基地。
主岛平原地区,则大力兴建了电子工业基地、汽车工业基地两个核心工业基地,与力波钢铁城一道,成为中华制造重点工业基地。
部分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的初级加工业,也由中华制造外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组建了数千个配套工厂。
这一举措,在完善中华制造产业链的同时,也将数十万当地人纳入了生产管理体系,逐步消化吸收,让过半数的当地人直接或间接依赖中华制造的工作而谋生,有力地稳定了徳汶政府对全岛的控制。
徳汶的发展就像风一样,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又是两年的发展,到2003年底,徳汶的总人口首次超过五百万,其中百分之六十七为国内过来的华人。
徳汶岛四条蜿蜒平缓的内海,行驶着数以千计的近海运输船,如同流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