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7章 真迹(第1节)

在周岩上辈子的时代,王羲之的真迹没有存世。【醉书楼小说网,轻松阅新体验WWW.zslxsw.\\com]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把天下所有民间的藏品都收到宫中,死后带入坟墓陪葬。

所以传世的作品,都是当时由高手双钩描摹出来的。

行书有《兰亭集序》、《平安帖》、《奉桔帖》三帖,楷书有《乐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三帖,草书有《十七帖》、《丧乱帖》、《得示帖》、《二谢帖》、《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初月帖》、《妹至帖》、《寒切帖》九帖。

在京城博物馆,收藏着《兰亭集序》残篇、《十七帖》其中两幅,和《寒切帖》残篇。

周岩可以99.99%肯定,这些都是假的,都是摹本。

但还有那么0.01%的可能性,是真迹。

在周岩上辈子生活的时代,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尚未发掘,或许里面就存有王羲之书法的真迹。现在的昭陵早已经不复存在,如果地球联邦从昭陵中得到残篇,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性。

当然,这个可能性还是得打折扣。

因为唐末五代十国年间,出了个盗墓狂人温韬。

他担任耀州节度使期间,任职七年,光天化日之下疯狂作案无数起。关中地区的大小唐皇陵,几乎无一幸免,全都被他毁坏掘盗,真的是掘尽李唐家的祖坟。相传他就从昭陵中盗出了钟(钟繇)、王笔迹。

温韬盗墓出来后,还把所盗物品登记造册,公布天下。

钟王笔迹就此在人间流传,不过史料如此记载,但钟王笔迹却貌似石沉大海一般,销声匿迹。于是很多学者认为,温韬根本没有盗出钟王笔迹,甚至他都没敢去昭陵作案,因为昭陵不在他担任节度使的辖区。{醉书楼小说网,体验最新最快阅读www.\\zslxsw.\\com}

真相早已经扑朔迷离。

更何况如今千年后的地球联邦时代,更无人能辨别一幅作品的真假,周岩也不行。

“如果京城博物馆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