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赵敦在没有任何反应的情况下,就被拿下,旋即立刻送去廷尉官邸。
和他一起送到廷尉官邸的还有他这几年担任横门令吏期间,贪污、徇私、枉法的确凿证据。
相关案牍加起来,竟堆磊了足足十余尺的竹简。
廷尉上下,惊叹莫名,目瞪口呆,完全不懂为什么搞一个小小的四百石横门令吏需要这么大阵仗,准备如此充实?
但,廷尉衙门在九卿有司里,素来很高冷。
这是从张释之时代就遗留下来的老毛病了。
当然,这也与汉廷尉的官员组成,基本都是披着儒家皮的法家或者黄老派大臣组成有关。
前者素来秉持‘执法必严’的思想,而后者则素来讲究‘违法必惩’。
故而,长期以来,廷尉衙门只要没有更上层的力量干涉,其立场与原则还是相当中立和正常的。
故而,接案的廷尉左监,只是在简单的核查了一下赵敦的案例后,就直接宣布其有罪,并下令收押。
但他怎么都想不到,在他下令收押,并宣布赵敦有罪后,不过一个时辰,整个长安便都出现了‘典属国徐争纵容外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罪证确凿’的流言。
更可怕的是,流言背后,通常还跟着好几条徐争本人的传言。
贪污受贿,这都还是小事情。
关键还是爆出来的典属国与几位密友之间的亲密关系,让全长安的八卦党,都是兴致勃勃,甚至神情亢奋!
没办法!
这位典属国的私人作风,实在是太让人惊讶了。
龙阳之癖也就罢了。
攻受兼备,也无所谓。
毕竟,长安贵族们无聊,闲的蛋疼,就想尝试一下新花样。
徐争不是第一个这么玩的,也不是最后一个这么玩的。
然而,徐争亵玩男色到了引诱友人家中孩子,甚至拿自己的妻妾去换别人家的这种事情,就实在是有些无下限了!
一时间,整个长安都在议论典属国的事情。
在有着典属国徐争首先‘纵然外甥,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石锤面前,普罗大众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更不会在乎什么得罪人不得罪人。
反而,无数正义感爆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