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劫掠来的工匠集中在那,日夜不休的冶炼青铜,锻造武器,同时还有着大规模的锻铁冶炼活动。
此外,他们还在西域屯田,推行骑田政策。
内部也有着汉化改革,单于庭的贵族子弟,从小就有人教授汉家兵法、诗书。
总的来说,匈奴人正在缓慢的从奴隶制的游牧部落联盟,向着半游牧半农耕的集权国家过渡。
其武器装备,目前而言,虽然依然落后汉家,但,也在慢慢追赶之中。
历史上,在陈汤时代,匈奴的武器装备水平,就已经与汉家持平了。
只是那个时候的匈奴帝国已然四分五裂,再不复当年之勇。
在冷兵器时代,就是这样。
武器装备的优势,很容易被拉平,甚至逆转!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优势,就要不断进步,不断的推出更新更好的装备。
最好是手工无法制造,至少无法大规模制造的装备!
在这方面,水利锻锤系统天然拥有优势!
考虑到目前的水利锻锤系统的力量是一千钧,而汉制四钧为石,一石百二十斤,合后世三十千克左右。
换而言之,一千钧的力量,大约是七百五十公斤左右。
这样的力量,虽然依旧很小,可能还比不上自然界的一些猛兽的咬合力。
但胜在持久、频繁和耐用。
如此,它便已经有能力生产和制造一些在后世有名的武器了。
张越想了想,便拿来笔墨纸砚,然后画起了草稿。
第一件,便是马刀!
在漠北远征过程中,张越发现,汉军骑兵所用的武器,无论是长柄的长戟、长枪,还是短刃的剑类,其实都不是为骑兵设计的。
它们都是从战国时代走过来的武器,其具体形制只是做了些微调。
骑兵的使用体验感真的是巨差!
旁的不说,长戟的戟头,对骑兵来说,简直是非人类!
一般人根本玩不转不说,效果也很差劲,对多数人而言,长戟类武器就像是星际争霸1,需要各种微操,还要手速,还得注意运营,根本玩不来。
一个重戟骑兵,没有三五年训练,根本上不了战场,上去就是死!
至于剑类兵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