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后人就有责任在批判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摈弃坏的,留下好的,才是治世之道,如果对前人的功绩一言蔽之,我们谈何前进?
我相信,我大汉有海纳百川之心胸,不至于偏执到否定前秦所有的好东西。”
公孙弘只是笑笑,指着前面的另外一座工坊道:“那里是制作什么的?看起来很宏大啊。”
云琅心中暗叹一声,看来大汉官吏对大秦的一且都持否定态度,公孙弘已经算是比较开明的人了,连他都不能理解他的话,这让云琅对始皇陵的担忧又加重了一层。
“那里是造船工坊。”
公孙弘大惊:“造船?你云氏可以造船?”
云琅笑道:“这里的船不是少府想象的那种船,而是在制作一种平底阔船。
主要是用在渭水上的,您也看见了,随着上林苑的产出日渐丰富,向外运输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上林苑是产地,而阳陵邑,长安城就是销售地,如果仅仅依靠马车,不但费力还费时。
如果在上林苑渭水边上修建几座码头,上林苑的货物只需顺流而下,一日夜就能抵达长安,且不靡费人力,畜力,一艘船可以装载十余马车的货物,如此一来,上林苑卖到阳陵邑,长安的货物就没有那么昂贵了。
货物便宜了,购买货物的百姓就多了,反过来,上林苑就能生产出更多的货物。
上林苑能这样做,凡是渭水边上的州县其实也能这样做,一旦航道开通,渭水两边的州县很快就能富裕起来。
毕竟,全大汉的富户,都在长安三辅!”
公孙弘笑道:“云公此言差矣,渭水并非大河,夏秋之日水量充沛自然可以行舟,冬春枯水之时,很多地方只有五尺深,更有一些浅滩,连稚子都在水中嬉戏,如何行的了大船?”
云琅低头看着脚,对大汉的聪明人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或许是黄老之术治理国家治理的时间长了,所有的官吏都认为无为而治就是不错的治国良策。
公孙弘明明已经提出来了问题,却不知道去解决。
流水的水平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