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担心。
因为科举最搞笑的地方是,除了县试和府试,要考大量基础知识之外,后面基本上是八股文。
其实八股文更加难写,但是可以背诵范文啊,其实相对于完成试卷来说,难度反而降低了。
只是越容易完成,百分之百的人都能完成,想出成绩也就越难。
要不然那些通过了秀才考试的人,哪个不是基础知识扎实的人?为什么还有很多一辈子无法中举的人?
别说中举人,中进士,就是很多通过了童生考核的人,一辈子无法中秀才也多的很。
这就是科举最大的弊端了。
在韦宝看来,科考到了秀才这一步,完全可以停下来,等于学语文学到头了,再往上学,毫无意义,反而将很多人推入牛角尖,推入死胡同,彻底变化为读书鬼,迂腐的书呆子。
有侥幸杀出重围,中了进士做官的人,也多半性格不正常了。
长期在这种无意义的,且命中率全靠信仰的状态中生存,人的性格不怪异才怪了。
院试更加严格,从各地请来的夫子们当场出各种类型的考题。
总共是四书五经,九大分类!
每个分类若干考题。
然后通过现场遴选的方式,抽出每个类型的考题,再通过遴选的方式,选出四道题。
这基本上杜绝了泄露考题的可能性!
影视剧和小说中经常爱弄提前泄露考题的桥段,而事实上,在明代你事先知道考题的意义不大,要买通十几个各地的夫子,这得多大的难度啊?而且每个夫子好几道题,你得全部背下来才有意义,这得四五十道题呢。
因为是从这四五十道题当中抽出四道题,这前期的作弊工作,几乎不可能完成。
所以韦宝从来没有将心思花在提前弄到考题上面,他做的每一步,都以保密为第一准则!
找王体乾帮忙的事情,也只有他自己,王秋雅,送信的人,李成楝,和王体乾的亲信亲戚,王体乾,等少数几个人知道,泄露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韦宝才敢这么大张旗鼓的造势,敢坐庄,不怕事情败露。更新最快,最好的醉书楼1小说阅读网www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