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士子们逐一走出贡院,偌大的院子忽然间变得平静下来。【醉书楼小说网,轻松阅新体验WWW.zslxsw.\\com]陆诜离开了,另一位考官也离开了,只有学政还留在这里,在文庙后边的屋子里,等候另一批人的到来。
此次糊名都是那些士卒所为,而岑学政等待的,则是自秦州各州县抽调的笔吏。
这些人需要在短短半月时间内,将所有的试卷都誊抄完毕。工程量不可谓不大,但毕竟人数众多,每个人分下来也就数张试卷。
当然,这些笔吏也不敢轻慢。
他们抄录过后,还有另一批人负责检校。一旦发现有什么人抄袭错误,那么这辈子的笔吏生涯也就要到头了。
抄卷后编了号,厚厚数叠誊卷便放在了岑学政面前。
相对于誊抄也检校人员的抽调,阅卷官就要谨慎一点。
学政官并不是光杆司令,斯人手底下也有一批才学渊博的老儒。岑学政就是从这些人中,选出了三位,来交叉阅卷。
不得不说,大宋为了科举,简直是费尽了心思。
相比工程浩大的誊抄,阅卷要求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只要三天时间,就必须将这么多试卷阅完。以是哪怕是老儒,也要通宵达旦看文章。
若非每日有参汤送饮,只怕总有一个阅卷官会昏倒在这屋子里。
不过,阅卷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众口难调,三位考官的观点不一致的时候,往往需要岑学政来一言而决。对此,岑学政感到很疲惫。
一日来三位老儒已经不下数次争吵了。
当然,争辩的要点也仅仅在于有些考生的文章文与理的等级。这个说二等,那个说三等,若非还知道都在阅卷,只怕要打起来。
不过,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同时征服三位考官,给出一等评价的考卷出来。
忽然间,居于最右边的那位老儒惊呼:“唐有瑜,这等文章,你居然给了一等。还有高守廉,你不是一直主战么,怎的对一篇主和的文章,反倒是给了一等。难道此人是你的子侄不成?”
这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