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尽快打造自己的班底。
“虽然互联网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但已经在华夏国萌芽,要抓住这个萌芽期,尽快进入,不管是培养初始客户群体,还是积累经验,都非常重要,只有步步领先,才能一直领先。”
去年,号称“中国互联网第一人”张树欣创办了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标志着华夏互联网开始逐渐走向普及。
今年四月,四通利方在王至东的推动下,推出利方在线,这是新浪网的前身。
八月,张潮阳创办搜狐前身爱特信公司。
而作为华夏最知名的两大学府之一的清华,今年也引入了互联网,并开放给在校学生。
在清华东主楼背后,有一个圆形的大教室,被称为“计算机开放实验室”,里面有一百多台电脑,都能够上网。
就在这一年的清华新生中,招录了好些未来在互联网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1996年被称为互联网创业元年,留学归国人数迅速增长,一轮归国创业潮正席卷而来。
这时候,全国已经有了近30万台上网计算机,上网用户数近60万。
而这个数字基本上每半年就会翻一翻,以后会增长得更快。
吴天也想过去找前世那些互联网创业牛人,将他们收归麾下所用。
可稍一分析便知道这不太现实,这些人现在在干什么他一无所知,就算找到了他们,吴天又拿什么说服他们跟自己干呢?
那种虎躯一震对方便拜倒抱大腿的事情,只存在于小说中,吴天自觉还没有那个魅力。
所以他前期必须要靠自己,可以依托西川大学以及离此不远的电子科大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把框架先搭起来。
尽管吴天自己也在抓紧补学一些计算机专业知识,但是他的优势主要在于对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思路的把握,具体的技术层面的东西,他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做。
前几天他在电教室的时候,认识了几个学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