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4章 二锅头(第3节)

生也一样不便宜。

况且,普通人读了书,也是很难出头的。

朝廷虽每年有科举,但实际上科举跟普通寒门子弟没什么关系,每年的科举有资格参考的考生,国子监占了很大一部份,各地州学县学学生占了很大一部份,最后一部份才是地方举荐的乡贡生。

国子监里面的学生虽多达数千人,可绝大多数都是勋戚子弟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少数的非勋戚官员子弟,那也是跟他们有关系的地主豪强子弟,有几个是真正的穷人家孩子?

地方的州学县学学生也差不多,基本上都是地方士族豪强子弟,再差也是地主家的孩子,没点关系,哪里进的了官学,官学的名额可是有限的。

每年剩下一点乡贡名额,也很难轮到真正的穷人家孩子。

就算得到举荐成为乡贡,可也只是能到达长安参加礼部试而已。大唐的科举一年一考,拥有秀才、进士、明经等几十个科目,其中秀才、进士科最贵,但秀才科有时几年才开一科,一科偶尔录一两个。

进士科倒年年录取,可一年也就录个一二十个。

其它的什么明经、明算、明法等科,录的也不多,而且录中了的一般也不会得到什么大用,多是被安排到各地衙门中担任小官小吏,很难升迁。

况且,这还只是每年各科的录取情况,实际上大唐的科举可并不全是靠考的,因为大唐科举既不糊名,也不全凭成绩。

考生到京后,要向那些勋戚贵人投卷,其实就是找个举荐人,让他们保荐自己。甚至考官阅卷的时候,录取也多看士子的出身门第,所以说白了,大唐的科举制度,其实很不公平,也不是什么寒门子弟鲤鱼跃龙门的机会,这并非如宋明清时代那么严格的科举。

“读书并非就是为了入仕当官,读书也不仅仅只读儒家经典。读书本意是开阔见识,让人摆脱愚昧无知。擦亮眼睛,可以看的更远!”

这种说法,让程五觉得李逍这人真处处不一般。

读书不为当官,还真是头回听说。

“就冲你这话,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