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二章 老林的机遇(第3节)

淼的那篇新闻。

这篇报道缩在第七版的一个角落里,篇幅很短,标题却很吸人眼球——

《百里坊小学“神童”获瓯城区小学奥数竞赛一等奖》

胡剑慧微微一笑,心里莫名有点开心,仿佛是看到了自己家的孩子拿了奖。

再往下读,内容也很简单,就是点了一下,林淼拿奖的时候还不满7周岁,而且入学之后,直接跳入小学三年级,过了一个月,又跳到了五年级,接下来将代表瓯城区参加12月份东瓯市的小学生奥数竞赛。除了数学之外,还有写作、钢琴等其他特长。

报道的文字风格朴实无华,基本就是在写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没什么特别夸大的地方。

只是在最结尾处,着重又提了一句“林淼的父母,均是瓯城区西城街道办事处的职工。林淼的父亲林国荣,目前已与东瓯报业集团出版社签订出版合约,即将出版其散文集《小院杂谈》。东瓯大学教育学专业的王春华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应该是帮助林淼健康成长、引导发掘其学习潜力的最关键原因。”

“这爷俩儿,在搞什么啊……”胡剑慧放下报纸,笑着摇了摇头。

作为另一个知道“真相”的人,读过林淼手稿的她,自然明白《小院杂谈》根本就不是林国荣写的。可是最近这两天,《东瓯日报》上却接二连三地提到了林国荣的名字。

甚至还专门以林国荣的署名,刊登了一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胡剑慧有点搞不懂这里头的门道,只是有点可惜,这下不能拿林淼的神童事迹来做文章了。

想想看,如果林淼6岁就出书的新闻刊登出来,恐怕就连京城那边都会稍微震惊一下吧?

要是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西城街道今年的教育工作得分可就真的能爆表了……

“砰砰。”房门外两声轻响。

胡剑慧放下报纸,拿起茶杯,应了声请进,一边抿了口已经变凉的茶。

外面走进来一个怯生生的年轻人,递上一份文件,鹌鹑似的小声道“胡主任,董主任说这份文件让你看一下,让你赶紧把事情安排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