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圆韩红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东瓯市文化出版社现在每天都能收到大量青少年寄来的投稿,抛开文字风格不谈,能达到圆韩《万物生》水平的,多了不敢说,但二三十个绝对是能找得出来的。
所以她打算下一步也尝试一下让那些孩子学学大人讲话,针砭一下时弊,参与讨论一下社会问题,一捧二捧的,说不定也能捧出圆冰、圆温、圆热来。
再然后,有了市场认可度,还怕书卖不出去?
不求卖到《万物生》那样的热度,只要能写出本百万销量的书来,那就很可以了,也算是出版社的一种自保策略。毕竟全社00号员工,不能真的只靠林淼吃饭。抗风险能力过差的局面下,还得有自己品牌作家才行。有鉴于此,丁少仪甚至想过,要不要去把圆韩签下来……
所以说到这里,圆韩和林淼在丁少仪心里的高度差,就一目了然了。
一个只是纯粹的打工仔,而另一个,则是手握出版社生死的大魔王。
而事实上,不光是丁少仪,其实在京沪两地某个较高层级的圈子里,大家也全都很认可,《羊城南方报》的报道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区别只在于,丁少仪是真的能切身体会林淼的厉害,没把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圆韩放在眼里,而京沪两地的圈子所承认的,则是林淼的核心实力。(\\www.zslxsw.com//)
首先是林淼有个级别不低的师门圈子,下下下个月开代表大会,林淼的师门一系里,有至少两三个人在大会堂里有座。十几亿分之两百,什么分量,等闲觉得自己级别高的人,心里头必须得有数。当然了,这人两三个人里,肯定不包括荀建祥。老荀还差了点。
郭鹤龄倒是曾经只差半步,只可惜这半步一辈子都迈步过去。
师承的力量之外,其次就林淼兜里的二十个亿,这可是实打实的,能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资源,按条块结合的思路看——从块的角度,这笔钱能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计划,从条的角度,这笔钱能直接影响某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所以哪怕现在不少人都知道林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