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出的经验。
车中,这谋士一脸惭色,忧虑道“我愧对公子厚爱啊。原本想攻赢邑,使得墨家不得不救,两军对垒于汶水,我可撑得七八日。”
“可如今看来,鞔之适竟无丝毫想要来支援赢邑的意思,他竟帅大军前往平阳?”
身边的士道“便去平阳,公子也无忧。(\\www.zslxsw.com//)夺得平阳,鞔之适必要回师来赢邑,如此折返,至少七八日已过。公子定能越过沂水。”
正说话间,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嘈杂声,这谋士正欲询问,便有人跑来道“众将都求公子出面,不愿意再打下去了。”
那谋士叹了口气,心道诸将这样想也可以理解,若是正常攻城,三日之内,最多也就损失几百人,就算不能攻下,总不至于陷入绝望。
可这短短三天时间,六七千人的死伤,甚至出现了阵前哗变抗命的事,再打下去看上去毫无意义,会像是河里的水波一样在山峦之前撞得粉碎。
就是一座城,就改了改模样,怎么就这样难攻?
难道说这里面真有什么天志在其中?难道打仗这样的事,竟也有所谓的天志在里面?
这时候众将已经到了外面,不敢靠前,隔着布帘可以听到众将跪倒的声音,齐声道“公子,不能这样打下去了。再打下去,只怕不等墨家大军出动,我军已败。”
“公子欲在汶水与鞔之适决战,可是鞔之适却不救赢邑,直奔平阳。平阳若破,军心必乱,我军必败!”
为首的几名老将言辞急切,等待许久,车帐之内传来一个略微有些沙哑仿佛是伤风之后的声音道“鞔之适转攻平阳,不救赢邑,岂不正好?”
“赢邑之中,不过一师之卒。平阳尚有庶民徒卒梁父大夫之兵一共两万,鞔之适数日之间不能破城,我们只要能够在鞔之适破平阳之前攻下赢邑,胜负便可易手。”
“赢邑破,我军便可返回临淄,营建赢邑,收拢胶东之兵守卫临淄。凡战,必有得失。”
“昔年吴越之战,使效死之卒数千于阵前自刎,惊骇敌军,终于大胜。如今我们舍弃平阳之兵,为求齐之社稷,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